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

訪埃及記 - 女皇大殿

 
帝后谷位處樂蜀西岸的帝王谷旁,整個帝后谷有七十多座王妃的陵墓,而當中最突出的是第十八王朝的女法老王Hatshepsut(哈姬蘇, 1508 - 1458 BC)的陵墓 - Hatshepsut Temple,有別於其它陵墓,女王大殿並不是建在地底,而是一座依山而建、面向尼羅河的三層式神殿,氣勢雄偉。神廟原建於第十一王朝,是供奉祭祀女神 Hathor 和胡狼神Anubis 的神廟,但被Hatshepsut擴建成自己的陵墓。
女王大殿的第二層平台
第二層石階的前的Horus石像

Hatshepsut是一位非常傳奇的女王,是埃及第一位女法老,在位22年,在他父親Tuthmose I(圖特穆斯一世)死後,她與同父異母兄長Tuthmose II(圖特穆斯二世)結婚,成為王后,但Tuthmose II在位幾年便去世,王位傳與她的繼子(姪子)Tuthmose III(圖特穆斯三世)。此時,Hatshepsut以Tuthmose III年幼為由攝政,後來更自封為法老王。Hatshepsut透過不同的方法穩固自己的權位,向外宣佈她是Tuthmose I血統最純正的繼承人、宣稱自己是太陽神阿蒙的女兒,還會作男性的打扮。Hatshepsut死後,一直懷恨在心的Tuthmose III重奪王位,試圖摧毀一切Hatshepsut留下的痕跡,大肆破壞Hatshepsut的建築,包括女王大殿和在喀納克神廟的方尖碑,有傳Hatshepsut的木乃伊未能尋穫是因為被Tuthmose III破壞;幸好,這傳奇女王的一生沒有真的被抺去。
Hatshepsut的石柱
 
Hatshepsut的女性形象

女王大殿的建築風格跟古埃及的其它建築很不一樣,是一座高三層的神殿,殿前有一道長長的石階,第一層頂部形成一個大大的平台,再走上另一條長石階就到達第三層,第三層的外牆有一排Hatshepsut的石像,都是以男性打扮的。
Hatshepsut的男性打扮
 
Hatshepsut的男性法老王打扮的石像,守在第三層的入口
第三層的石室

牆上的壁畫仍保留有鮮艷的色彩
壁畫浮雕可清晰看見曾受刻意的破壞

 女王大殿旁的山谷中還有其它王妃的陵墓

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

訪埃及記 - 永生之路

古埃及人認為死亡是邁向重生的一個過程,人死後將會前往冥界天堂 - 蘆葦之野,是一個沒有任何危險和痛苦的世界,所以須在生前為死亡作好準備,包括預先興建陵墓、把屍體制成木乃伊好好保存,還有一本非常重要的說明書 - 「亡靈書」。在帝王谷的陵墓中,可以在牆上的壁畫看到"亡靈書"的部份內容,還會制作成紙莎草紙書跟死者一起下葬。亡靈書內寫有咒語、詩詞和插圖等,教導死者遇見神靈該如何作答、碰到怪獸該如何應付等等。而現一部最完整的「亡靈書」是關於一位名叫 Ani 的人的,全書共有四十二個章節,現存於大英博物館內。

「亡靈書」中最著名的是死者接受審判的一段。


從左至右
  • 死者先被胡狼神(死神)Anubis(阿努比斯)帶到審判大廳
  • 死者的心臟放在天平的一端,另一端是Maat(瑪特,月神 Thoth 托特的女性形象)的"真實之羽",Anubis 負責操作天平
  • 天平右邊的月神Thoth(托特)記下結果,如果死者的心臟比"真實之羽"重,即代表死者充滿罪惡而要受制裁,心臟會被惡魔Ammut(阿穆特)吃掉,即坐在天平中間,長着鱷魚頭、獅子上身和河馬後腿的怪獸
    如果心臟比"真實之羽"輕或一樣重,死者就可通過這考驗,被Horus(荷魯斯,冥神之子)引領到冥神Osiris(奧塞里斯)面前進行審判,死者要回答Osiris的問題再由 Osiris作出裁決,通過裁決的亡靈可以得到ankh(生命之鑰) 而享永生。
  • 圖中唯一坐着的便是Osiris,他前面的是Horus(荷魯斯)的四個兒子,他們分別負責保護死者的肝、胃、肺和腸臟,(所以為木乃伊盛載內臟的四個骨灰罐上都會有他們的雕像)
  • 而Osiris身後的是他的妹妹兼妻子Isis(愛西斯)和胡狼神的母親兼Isis的雙胞胎妹妹Nephthys(奈芙蒂斯)

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

訪埃及記 - 帝皇谷


帝皇谷 (Valley of Kings),位於埃及中部、尼羅河西岸,有「寧靜之谷」之稱,從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(1800BC)起成了法老王的陵墓。在旁邊還有帝后谷,是皇后墓穴。新王國時期是埃及經濟繁榮,國力強盛的時代,法老王圖特摩斯一世(Tuthmose I),為了避免被盜墓,沒有跟隨前人般興建外露的陵墓,而是開始在不為人知的秘密地方建造地下墓穴;有說更因避免造墓者洩漏消息,會在完成建造後,把造墓工人都統統活埋掉。

帝皇谷位在沙漠地區,此處的山丘外形與金字塔有點相似。帝皇谷共有62座墓穴(已知的),先從山壁鑿出通道,再挖掘樓梯往下走,最後是長形的地下墓室和放置陪葬品的石室,一般都有十多個石室。 墓室內放有花崗岩石棺,內裡裝的就是木乃伊和一切用以重生所需的物品。但現在所有東西都被搬離墓穴,放到開羅博物館或在殖民地時代被運到外國,大英博物館就有許多埃及的珍貴文物。但還是有不能被盜的東西,就是刻在墓室牆壁上的彩色壁畫,許多壁畫都保存得很良好,仍然保留着色彩,而壁畫內容主要是記載該法老王生前的事績,當中還有非常著名的「亡靈書」。

在眾多墓穴中最為人熟悉的是圖坦卡門(Tutankhamun)的陵墓,在1922年,英國考古學者Howard Carter在挖掘Ramesess VI 的陵墓時無意中發現的,在此之前,這位年輕法老王已被歷史忘,但亦可能因為這樣,圖坦卡門的陵墓是唯一一座 (已發現的) 沒有被盜墓的陵墓。在墓室內發現大量珍品,有各色各樣的藝術品、雕像、珠寶、用純金製成的石棺和金面具等,當然還有圖坦卡門 的木乃伊。現在,墓室裡仍放着其中一個石棺和圖坦卡門的木乃伊,其餘的寶物現放在開羅博物館展出

說是為了保護文物,或者是為了保護埃及的旅遊業,整個帝皇谷範圍都不可拍照和攝錄,墓室內不許拍照是能理解的,但連山谷都不能拍就實在有點不明所意,所以關於帝皇谷的唯一一張相是在停車場拍的,可以看到山頂的形狀跟金字塔有點相似

進入帝皇谷雖要購買門票,一般門票可以自由選擇參觀 3 個陵墓,而圖坦卡門的陵墓則要另外購票,票價比看3個陵墓的普通貴,但是值得一看的。


2012年2月13日星期一

訪埃及記 - 信仰的更替

樂蜀神廟 Luxor Temple,位於樂蜀市中心,始建於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法老王圖特摩斯三世 Tuthmosis III (1479 - 1425BC)。跟喀納克神廟一樣是供奉底比斯三神 (即阿蒙神 Amun、其妻子繆特 Mut 和兒子月神 Khons)。神廟在希臘時代曾 (332 - 395AD) 被修葺,故神廟內有一些富希臘特式的建築。神廟也曾埋於黃沙下,而在阿拉伯時期被興建了一座清真寺在上面。

大門外是長走廊,兩旁各有一排小獅身人面像

 

神廟大門外還可看到一支方尖碑 (Obelisk),高25米。方尖碑本來是一對的,但另一支在1883年被法國人搶走,現放在巴黎的協和廣場 (Place de la Concorde)

 

一道高大的外牆,豎立了幾尊拉美西斯二世(Ramesses II)的坐像,石壁刻有歷代法老王的征戰事蹟。

 

外牆後還有兩尊拉美西斯二世坐着的石像
 

列柱大廳,柱頂是未開的紙沙草花


阿蒙霍特普三世(Amenhotep III)廣場,有十四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巨型石柱

廣場後是神殿 (Santuary of Amenhotep III),是用來用來慶祝奧庇(Opet)節日的地方,由眾人帶領卡納神廟的阿蒙神,前往樂蜀神廟與祂的妻子繆特神見面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慶典。
 
 

現在環殘留一些希臘時代的壁畫和建築
 

被加建的清真寺,現在還在使用
 

2012年2月9日星期四

訪埃及記 - 神的豪宅

 
喀納克神廟(Karnak Temple),位於樂蜀市周邊,始建於中王國時期第十二王朝的 Sesostri I(1991 - 1783BC),但主要是在新王國時期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 (1570 - 1090BC)時大規模擴建成現在的規模,古時是連接着3公里外的樂蜀神廟。分別供奉阿蒙神(Amun)和妻子繆特(Mut),是底比斯最古老的神廟,也是現存埃及最大的神廟。

神廟最外層有城牆和塔門,牆上雕有雕刻
 
圖中坐着的是阿蒙神(Amun)
 
圖中的法老王戴上像徵阿蒙神的羽毛頭飾

神廟的最外層的門外,有兩排獅身公羊石像守護著神廟

穿過最外層有城牆後是一個廣闊的庭院,以前是讓人民聚集的地方,這裡有兩尊高8米的拉美西斯二世(Ramesses II)石像,其腿部雕有真人大的皇后石像
 


大庭院後有第二道城牆

從第一道門外可以看到裡面還有第二道城牆

穿過第二道城牆便到達非常有名的柱廊大廳,內有134根石柱,中間的一排最高,有22米,直徑3.4米,兩個人張開手也抱不住啊。柱頂刻有盛開的紙莎草(pyparus),柱上亦刻有雕刻。
 中間一排石柱上的紙莎草花是盛開的
其餘的石柱頂部是未開的紙莎草花
 
石柱上可見原來是有頂的,而且繪有彩色的圖畫

柱廊大廳外是中央廣場,廣場中有兩支方尖碑(obelisk),較高一支是著名女王 Hatshepsut 為阿蒙神而建的,高29.2米,是埃及最高的方尖碑(據說當年以金銀造裝飾,閃閃發亮的)。另一支是以一整塊粉紅花崗岩雕成的給圖特摩斯一世(Tuthmose I)的,高23米,重143噸。
 


從列柱大廳都可看到兩支方尖碑

中央廣場旁有一個聖湖(Sacred Lake),面積有127米乘77米
  
聖湖旁有一個聖甲蟲石像,傳說沿順時針方向繞它一圏,可以得到幸福啊~~~